中卫算力产业升级:政策资源市场协同创新
AI导读:
中卫的算力产业升级通过“政策+资源+市场”协同创新,实现了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政府提供要素保障,不直接参与数据中心建设运营,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电价,吸引了众多数据中心企业入驻。
证券时报记者刘灿邦
在与中卫当地政府官员的交流中,他们提到,中卫的算力产业升级是“政策+资源+市场”协同创新的典范,这种“三位一体”协同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在当地官员看来,这既为中卫的发展带来道路自信,也为欠发达地区通过精准定位、资源转化与开放合作,在数字时代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中卫模式。
如何理解“三位一体”?“政策”不必过多解释,从中央到地方,针对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发展,都出台了多项产业支持与指导政策;“资源”的含义同样显而易见,中卫的电力资源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充分保障,气候温和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战略纵深又保障了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中卫的算力产业发展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区别于部分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后运营困难的情况。政府所有的投资只是去保障数据中心所需的要素和基础设施,并不直接参与建设运营。政府可以为已落地数据中心企业站台,帮助他们去招商入驻。
政府也会向最终用户推荐合适的数据中心承建方,这是完全市场化的过程,政府只是去给企业站台、背书,帮助企业去协调更多资源。政府投资主要花在要素保障方面,如保障用地供应、厂区六通一平、防洪排水等,特别是积极协调电网,保障高可靠供电。
在中卫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部门和数据中心企业都十分关注电力供应和电价,确保电价政策长期平稳格外关键,相关企业也提出了期望电价稳定在0.36元/千瓦时的建议。
中卫通过实施新能源项目、鼓励自建变电站等市场化方式降低数据中心电价,吸引了众多数据中心企业纷纷入驻。中卫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通过自力更生获得各级政策支持,最后迎来了市场的选择。
目前,“政策+资源+市场”三者之间实现了互相增强、互相助力的良性循环。得益于中卫的资源禀赋,政策会优先青睐这里,企业入驻获得市场认可后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匹配,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市场进一步扩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