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引领低空经济新风尚,万亿市场规模指日可待
AI导读:
小鹏汇天推出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加快。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万亿元级别。
“滴滴”几声轻响后,一台外观科技感十足,酷似MPV车型的银色汽车后尾舱门缓缓打开,随着舱门完全开启,一架折叠在舱内的六旋翼飞行体映入眼帘。这是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小鹏汇天研发中心展厅看到的一幕。“这是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组成,能飞能跑。”小鹏汇天工作人员曹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基地将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的飞行体部分。曹娟表示,“工厂预计在今年四季度竣工投产,2026年,将正式开启分体式飞行汽车的交付。”
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相关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我国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迅速拓展,商业化进程显著加快。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8500亿元,2026年更是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组成。陆行体是一辆增程版的汽车,续航可达1000公里,满电情况下,可为飞行体多次充电,相当于一个移动的超充站。
飞行体净重360千克,采用高强度且轻量化的碳纤维材料,座舱设计为双人座舱,支持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分体式飞行汽车的陆行体可以像普通汽车一样停放,而飞行体起降对环境要求简单,大大降低了用户存放和使用场景的限制。但驾驶飞行汽车需要“双驾照”。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透露,小鹏汇天正在与相关部门探讨简化考取轻型运动类飞行体驾照的流程。
赵德力表示,小鹏汇天推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推出限定场景内飞行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第二步推出长航程、高航速的航空器,实现点到点的跨城交通;第三步推出一体式飞行汽车。
“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凸显了国家对以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重视。
在赵德力看来,自去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支持政策频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链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自去年首飞以来,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已收获大量订单。亿航智能也交付了多架eVTOL航空器,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正加速。
日前,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这将为低空旅游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前,国内低空旅游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运营成本过高等因素。但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低空旅游将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
地方层面,多地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近年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万亿市值的产业蓝图正逐渐展开。
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羊毅表示,低空经济具有成长带动性强的特点,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随着低空飞行体的经济性、安全性等不断优化,低空经济商业应用有望渐次展开。
赵德力表示,今年低空经济商业化发展有望实现更大突破。但我国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社会认知与安全信任度仍需培育等。
对此,何小鹏表示,国家正在采取行动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未来与其他部门或地方政府的配合度将大幅提升。同时,小鹏汽车将继续呼吁加大空域管理领域的改革力度。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