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增速剖析及稳外贸六点建议
AI导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创新高,但面临挑战。本文剖析上海外贸增速差距成因,并提出稳外贸六点建议,包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重构外贸朋友圈、重塑外贸新业态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作为今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一。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增长7.11%;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26%。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等多重外部压力下,中国外贸依然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上海作为外贸重镇,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但同样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不确定性增加的严峻挑战。本文将剖析上海外贸增速差距的成因,并提出稳外贸的六点建议。
外贸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贸易主体、贸易伙伴、贸易业态、贸易产品、贸易通道和贸易平台。通过数据比对,可以发现上海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一些差距。
1、贸易主体
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外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024年,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到54.50%,而在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仅为33.50%,外资企业占比高达55.71%。上海外贸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相对偏低,外资比重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贸整体增速。
2、贸易伙伴
2024年,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上海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是欧盟、东盟和美国。上海对欧美的依赖度较高,占比达到30.05%,而东盟占比相对较小。这导致在欧美贸易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上海外贸增速可能受到影响。
3、贸易业态
2024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64.15%,加工贸易占比18.04%。上海对加工贸易的依赖度较低,但一般贸易和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增速不足,反映了外贸订单的收缩。
4、贸易产品
在“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车辆及其零件”等代表性产品中,上海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上海也面临激烈竞争。
5、贸易通道
跨境电商日益成为对外贸易的新通道。然而,上海在利用跨境电商促进对外贸易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
6、贸易平台
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到48.37%。但上海在利用这一平台促进国际贸易方面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
结合数据与比对,上海在稳外贸方面可以进一步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二是重构外贸“朋友圈”;三是重塑外贸新业态;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五是大力发展和利用跨境电商;六是提升平台能级。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