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贸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关村累计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高。2021年中关村论坛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后,自主品牌出口、专精特新企业和先进制造产业均实现加速发展。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欧阳洁)北京海关公布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贸数据显示,自2007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以来,中关村累计外贸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民营经济占比突破五成,高新技术产品更是占据了七成以上的份额。今年前两月,中关村出口自主品牌商品达到20.1亿元,同比增长11.6%,占中关村出口总值的60.2%,彰显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据悉,2021年,中关村论坛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平台,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推动了中关村外贸发展的“三个加速”:一是自主品牌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二是专精特新企业迎来加速发展机遇,三是先进制造产业实现了加速提质升级。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期间,中关村拥有进出口实绩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年均外贸规模较论坛升级前实现了75.4%的显著增长。同时,这些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前两月,中关村有进出口实绩的“小巨人”企业已达62家,占北京地区“小巨人”企业总数的31.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6个百分点,进一步凸显了中关村在科技创新和外贸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