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生态产业价值凸显
AI导读: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通过生态旅游、碳汇交易和GEP贷等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产业化不断发展,未来绿色经济将更加亮眼。
博鳌东屿岛上,海南热带雨林“微景观”在会场、廊道、公园里随处可见。每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与会者都能近距离感受到雨林蕴含的生态价值。东屿岛这座“国际会客厅”,正向全球展示海南的生态产业化理念。
“这是蝴蝶兰”“这是‘美猴王’”……五指山市什会村邻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村里的兰花基地通过视频直播,吸引了许多兰花爱好者的目光。利用雨林优势,什会村兰花基地收集周边野生兰花种质资源并加以培育,年产热带兰花超过50万株,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减少了对雨林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
雨林之美,不仅在于身临其境。依托独特的雨林生态环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推出了5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涵盖了瀑布、栈道、天池、科普馆等景点,还融入了黎苗文化元素。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通车,更是串起了山水奇观、黎苗村落和地方美食。
2025年春节期间,海南热带雨林景区游客量显著增长,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和手工艺品销售。海南计划围绕“园内保护、园外发展”,打造200多个热带雨林生态旅游产品,包括休闲康养、自然教育、户外运动等新业态。
2024年7月,全国首例国家公园碳汇交易项目在海南落地,3家企业合计认购了35万元的热带雨林碳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碳库。此次碳汇交易中,一家纸业公司以每吨100元的单价,购得了1500吨碳汇,通过清除过剩的金钟藤,恢复雨林生长,预计20年内可减碳10.9万吨。
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表示,此次碳汇交易的落地标志着海南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取得了突破。碳汇交易为生态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
雨林特色农产品也在积极推广“低碳”理念。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等地探索茶叶“碳标签”的创建和推广,让消费者了解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提高农产品的生态溢价。
在海南,以生态价值核算量作为“抵押”获得贷款已不再新鲜。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2080.4亿元。2023年,海南首笔“GEP贷”落地白沙,为菌菇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也让当地对雨林生态环境更加珍惜。
海南热带雨林生态产业化不断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未来绿色经济将更加亮眼。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