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通过开发森林食物满足消费者需求,但面临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挑战,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发展林下经济恰逢其时,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

  森林不仅是自然的宝库,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正是将这一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两山”理念的具体实践。我国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国有2400多个县种植经济林,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更是高达约1万亿元,为数千万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林下经济的潜力巨大,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发森林食物,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板栗、枣、柿子等森林“米袋子”产品种植面积约1亿亩,年产1400万吨;茶油、橄榄油、核桃油等森林“油瓶子”产品年产量也相当可观。此外,水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林下种养每年出产林禽约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还有大量高品质的绿色菜品,为老百姓的餐桌增添了更多选择。

  然而,尽管林下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作业设备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随着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加剧,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各级各地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同时鼓励林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协同发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此外,还应根据林业资源条件和区域特色,建设一批林下经济基地,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