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重启,多家城投公司通过发行土储专项债加速推动土地业务升温。广东省作为首批试点,发行了高额债券用于回收项目。土储专项债的发行促进了土地市场的活跃度,为城投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并预计2025年发行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至8000亿元。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重启与回归,多家城投公司正通过发行土储专项债,加速推动土地业务的升温。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土地市场的活跃度,还为城投公司的土地及房地产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首批试点的广东省,近期发行了高达307.1859亿元的债券,用于回收19个地市的86个项目。此外,2025年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一至十期)合计发行规模已达531.47亿元,其中143.82亿元专门用于32个土地储备项目。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城投拿地金额合计7.97万亿元,若整体开工率为30%,则仍有5.57万亿元账面土地金额有待开发或被收储。

多位城投业内人士表示,土储专项债的发行有效“托底”了城投公司回收闲置土地的工作,进一步激活了土地市场。春节过后,佛山一家城投子公司负责人透露,其公司首期收购土地金额就超过了5亿元,并强调土储专项债为“去库存”提供了新的手段。

土储业务“你追我赶”

随着土储专项债的推出,广东各地收购闲置土地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多个城市如广州、佛山、珠海等纷纷发布2025年第一批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公告,涉及土地用途广泛,包括居住、商务、商业等。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已有31家城投及子公司合计收储价格约97亿元的土地。

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部研究员郜宇鸿分析认为,广东省本轮发行土储专项债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回购对象主要为城投平台,占比超过70%;二是收购价格基本在原值80%以上,部分溢价超100%。这一举措既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又缓解了城投流动性压力。

展望未来,随着土储专项债试点范围的扩大,其业务想象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至8000亿元,这将有效推动土地去化周期缩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先河律师事务所律师白逸民指出,土储专项债应有更大的想象和使用空间,可用于盘活存量资产,如停工烂尾房地产项目。这不仅有助于实现闲置土地的重新利用,还能为烂尾项目的复工续建提供启动资金。

(注:文中提及的土储、土地储备、专项债等关键词均为财经领域重要术语,与当前财经热点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