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出台,强化大型企业支付责任
AI导读:
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了大型企业支付期限和责任,强化了政府对拖欠行为的监管职能,提升了违约拖欠成本,并加强了中小企业对拖欠账款行为申诉的保护。此举为构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执法监督,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制度机制。
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方向明确、责任明晰、举措有力,对拖欠账款行为进行了法律约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大型企业及时支付期限和责任。新修订的《条例》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后,需在6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但付款期限需合理并及时支付,不得以第三方付款为条件或按比例支付。
二是强化政府层面对拖欠行为的监管职能。新修订的《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需通过监督检查、函询约谈等措施,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清理力度。
三是提升违约拖欠成本。新修订的《条例》规定,对拖欠中小企业款项被认定为失信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将在信用记录、财政资金支持、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受到限制。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对拖欠账款行为申诉的保护。新修订的《条例》提出,对恐吓、打击报复中小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分或处罚。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清偿欠款,不仅解决拖欠问题,更是解救中小企业,拯救家庭生计。新修订的《条例》为构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