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陕西西安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发布《白皮书》及7项创新成果,以科技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日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陕西西安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创新成果发布推介会。会议集中展示了总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及示范项目,吸引了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院士专家以及沿黄部分省区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参与。

  会上发布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并推介了总局的7项创新成果,包括高原高寒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煤矿区“控水采煤”关键技术等,这些创新成果以科技为支撑,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区域,其资源与生态地位不言而喻。自2024年9月以来,总局党委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成立了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组,并制定了相关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思路。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中煤地质总局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高原高寒矿区生态修复等。这些成果以实际项目为基础,形成了多种生态治理技术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白皮书》系统呈现了中煤地质总局在落实国家战略方面的技术服务和工程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总局将摸清黄河流域矿产资源家底,评价绿色开发潜力,并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山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模式。

  中煤地质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表示,总局将作为“地质勘查主力军、生态建设先行军、应急救援生力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做表率。总局将与各方深化技术、项目、数据和产业合作,共同探索新模式。

(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