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办,连续两年聚焦人工智能,今年重点讨论普惠包容发展。薛澜教授表示,普惠发展关注技术落地,让全球百姓受益。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3月23日至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办。此次论坛连续两年聚焦人工智能,去年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今年则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

3月23日下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参加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研讨会”。薛澜表示,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更关注技术落地,旨在让全球百姓受益。

薛澜教授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等多个职位,在科技创新政策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他认为,人工智能普惠发展不仅涉及技术能力,更关注技术如何落地造福百姓,且这种福祉是全球性的。

此外,薛澜指出,虽然今年专题研讨会未明确提及治理,但治理与发展并行,成熟的治理体系将为人工智能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薛澜还在研讨会上就新质生产力发表看法,强调革命性科技创新能突破传统生产要素局限,形成指数级增长动能。他通过中国光伏产业逆袭等例子,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这些例子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跨越产业壁垒、打破学科结界,并用新型制度设计滋养长周期创新。薛澜认为,运用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是构建崭新的生产力发展空间。

专题研讨会现场每经记者张蕊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