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机器人产业爆发,AI+机器人赛道领跑全国
AI导读:
顺德机器人产业爆发,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6%,多家企业主导起草的行业标准将发布。AI+机器人赛道领跑全国,与家电和机械装备两大产业集群紧密相连,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和坚实产业基础。
“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方案正式开源发布。”在今年春节国产人形机器人爆火出圈的一年前,天太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吴志诚就发了一个朋友圈,视频中,全球首款仿人脊柱功能通用性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今年底,这家创立于广东佛山顺德的企业主导起草的相关行业标准,也将对外发布。
“美的不是选择这个时候入局,我们很早就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布局;成立AI研究院和对具身智能的研究也很久了。我们看好人形机器人这个赛道,同时也在聚焦什么样的应用能在短期落地,什么样的应用需要长期布局。”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期。
这场AI变革,佛山顺德早已入局。数据显示,顺德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6% ,并早已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除了整机外,国内乃至国际诸多领先品牌机器人身上的“关节”“小脑”和“眼睛”,都来自顺德。
机器人产业凭什么能在顺德“跑出”?南都“2025佛山机器人军团深调研”走进顺德区,在这里调研组看到,家电和机械装备两大4000亿产业生态和集群,正与人工智能形成共振。
应用
机器人的本体、关节和眼睛顺德企业的黑科技
人工智能时代,顺德企业更忙了。
最近,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带着企业的“机器人们”,前往德国等地出差。
前不久,这家总部位于顺德杏坛高新区的企业,自主研发出一款UGV无人地面车,这个被陈洪波称为“70吨运集装箱的墨镜男”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导航系统,可负载70吨货物进行自动驾驶,实现厘米级定位,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小时。今年3月,嘉腾研发团队直击行业痛点,又发布了“新朋友”:一款单臂无人叉车。
忙忙碌碌的还有增广智能,这家同样创立于顺德的企业,最近带着其自主研发的“魔毯”——一个“悬浮机器人”参加国内各种先进展会。
“魔毯”相当于会自动运行的产线,可应用于生物医疗、半导体、真空搬运等制造领域,满满的“黑科技”。目前,这家企业已经与富士康、华为、比亚迪、舜宇光学、领益智造、华大智造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智能精密制造生产线。
“比心”、跳舞、打螺丝和开瓶盖……最近,美的集团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出圈”了。这家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很明确:一方面推动具身智能与其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一方面尽快实现家电机器人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后者更值得期待。比起表演和“一起跑马拉松的机器人”,消费者需要的是更“聪明”的家电进入生活中。
顺德还不断吸引细分行业领军企业落地生根。
去年10月,奥比中光在顺德容桂正式投产13万平方米的3D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将打造成机器人与AI视觉示范园区。这家企业被称为国内的“3D视觉第一股”,专注研发和生产“机器人的眼睛”。
数据显示,公司自主研发的3D视觉芯片及3D视觉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服务全球逾1000家客户,主要包括蚂蚁集团、OPPO、中国银联、惠普、魅族等知名品牌。其中,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占率超过70%。
本土企业拔节生长,新的“朋友圈”加速集聚,这背后的关键是:生态。
生态
“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 先进到一定程度就是机器人”
“为什么这些机器人会出现在顺德,我的理解是,一个制造业极度发达的地区,必然要匹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而这种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先进到一定程度,就是机器人。”顺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感言,“这些企业诞生在顺德、成长在顺德是理所应当、势所必至。”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佛山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3000多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完整产业链布局。2024年,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约600亿元。
其中,顺德工业机器人产量可观,工业机器人运营产量占全国总量6% ,并早已实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除了整机外,国内乃至国际诸多领先品牌机器人身上的“关节”“小脑”和“眼睛”,都来自顺德。
在顺德,杏坛高新区有嘉腾、陈村有隆深、北滘有库卡、容桂有奥比中光、伦教有银星智能、勒流有天太机器人……不仅如此,在北滘大族园区,还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集聚效应正在进一步释放。据南都记者采访了解,目前顺德还在不断谋划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北滘机器人谷智造产业园建设的同时,顺德还正规划建设云鹭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启动区。
生态在企业和创新环境,更在于人才。
“增广智能是一家在顺德几十年深厚制造业的底蕴里,茁壮成长的代表。”增广智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始人是90后,在顺德一中毕业。2018年创业以来,创始人带领一支具有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团队,致力于推动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专注于平面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精密运动控制技术及电动执行器的研发与产业化。
人才,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
“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很难做出一流的创新。所以,我们对人才非常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在集团内部培养优秀人才。”卫昶对南都记者说。
共振两大4000亿产业集群的“下半场” “新芽”和“大树” 与AI双向奔赴
机器人产业与家电和机械装备两大产业集群紧密相连,顺德作为中国家电产业重镇,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突出的优势,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沃土。
顺德拥有两大支柱产业,其中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4000亿,家电产业规模超4000亿 。这些产业与机器人产业紧密相关,为机器人发展提供了丰富应用场景和坚实产业基础。
机器人产业能在顺德加速“跑出”,一方面基于两大4000亿级产业集群的“家底”,另一方面是这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下半场”,在人工智能时代,正形成共振。
当前,佛山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
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顺德目标是,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100%实现数字化转型、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企业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60%。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顺德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推动“新芽成大树”。
在这场“新芽”和“大树”的双向奔赴中,机器人产业也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节”。
“当高端装备制造业遇上AI,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工业机器人。当家电产业遇上AI,就是消费和人形机器人。”顺德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家电机器人化领域,很多顺德企业也已经落地实施,包括美的、云米、德尔玛和新宝等等,“机器人升级迭代不是一蹴而就,也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实验、升级。”
从最初的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再到机器人“长出了手和脚”“装上了眼睛”……这场AI+机器人“赛道”,顺德早已在路上。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