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论坛年会设置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新华财经北京3月24日电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今年的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此次年会看点多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0日已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
“本次论坛年会内容丰富,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共128场活动,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有上千名演讲嘉宾共议科技创新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启示。”科技部副部长林新表示。
聚焦前沿热点,打造科技“风向标”——
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年会设置了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深入交流科技前沿进展和产业趋势。
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将重点讨论通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两大热点,邀请图灵奖得主等国内外顶尖学者、领军企业家、青年科学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引领前沿科技潮流。
本次论坛年会还全方位构建了前沿科技应用场景,带来满满的“科技感”——
采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演讲者母语演讲,同传翻译;15家企业的近百台智能机器人将担任年会的智能助手,负责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工作;线上参会嘉宾还可在元宇宙会场体验沉浸式交互。
“我们致力于将论坛年会打造成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展示的大舞台。”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表示。
突出成果共享,促进产业发展——
林新介绍,本次论坛年会注重成果共享,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桥梁,加速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其中,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十余场技术交易活动,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的30多家专业技术转移机构、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创投机构、2000多家创新企业参与,促进了创新要素的供需对接。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也将在年会期间举行,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新增合成生物等4个赛道,人工智能项目占比四分之一,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创业项目。
此外,还将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
链接全球智慧,推动开放合作——
“本次论坛年会强调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也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林新表示。
靳伟表示,将有30多家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18场平行论坛,通过高规格对话促进深层次合作。同时,将发布一批开源项目,如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林新指出,我国已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科技合作新格局,将进一步拓宽政府间和民间科技合作,深化各领域科技合作机制,构建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的国家级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其平台和枢纽作用,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作出更大贡献。”林新表示。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5届,开展平行论坛和配套活动上千场,吸引了数十万名嘉宾和观众参与。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