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民政部预计2035年前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升至9%。同时,要加快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完善老龄工作政策体系。

3月23日,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指出,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他强调,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升至9%。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唐承沛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将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速快,应对老龄化任务艰巨。但唐承沛也表示,老龄化也蕴藏着独特发展机遇。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千万。同时,新进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高、健康状况好,形成了新的“银发人才红利”。

截至去年底,我国60~65岁低龄老年人口约9000万,消费意愿强烈,涵盖康养、护理、旅游等多个领域,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唐承沛强调,要加快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完善老龄工作政策体系,构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框架。

具体工作包括研究拟定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关政策,编制“十五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相关国家级专项规划,以及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加快养老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应用。

校对:杨舒欣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