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速将产业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3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主题演讲。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成为新焦点。

李乐成强调,中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将产业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工信部将在人形机器人、原子级制造等新兴领域布局新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优化创新平台网络,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并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先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中国的落地。

数据显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超120万家,制造业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均有外商投资,超过2400家外资企业获准经营电信业务,超过60%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外资参与。2024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200亿元,占比26.8%。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外资增长显著。

李乐成指出,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市场及人才优势,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合作空间。同时,中国的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也为世界经济繁荣注入了新动能。

工信部将紧抓新型工业化任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瞄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优化创新平台,支持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联合研发。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强,我国已培育60.5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4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工信部将继续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推动更多企业在新领域加速成长。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工信部将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加速先进技术落地。同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全球流通,构建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

李乐成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观,与各国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作出贡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