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支持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包括陪诊助医等。计划于2025年在9个区启动陪诊服务试点,推动陪诊服务规范发展。银发经济崛起,陪诊服务需求攀升,行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陪诊师这一新兴职业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为推进陪诊服务规范化,上海市民政局与卫健委共同制定了《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并计划于2025年2月至7月,在浦东新区、杨浦、松江等9个区启动陪诊服务试点。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国内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攀升,银发产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当前,陪诊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服务需求的提升促使陪诊服务行业更加注重人员的专业培训,以确保服务质量。

  根据《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上海陪诊服务试点范围涵盖收住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长者照护之家等,旨在通过试点发展一批规范提供陪诊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陪诊师队伍,探索形成陪诊服务流程、收费机制和监管举措,推动陪诊服务规范发展。

  随着陪诊服务需求的增长,上海市虹口、杨浦等多个区已相继开展陪诊师培训。例如,虹口区已完成首批100名养老服务陪诊师的培训,杨浦区也启动了第二批培训。此外,浦东新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等组织也联合开设了陪诊师培训课程,为陪诊师提供专业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陪诊服务行业正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多地已成立陪诊服务人才培育联盟,推动陪诊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健康平台也开始涉足陪诊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

  银发经济的崛起为陪诊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华福证券表示,银发经济的消费升级趋势由人口结构变迁、支付能力提升、政策与技术协同三大因素共同驱动。未来,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空间,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