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化生产取得新进展,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等智能车间实现高效生产。近年来,入选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的机械企业数量增多,但定制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矛盾、高精度工艺要求等挑战仍需克服。随着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智能化改造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数据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制图:汪哲平

  微风轻拂,矗立的风电机组悠然转动,送出源源绿电。这些风电巨擘的关键部件——叶片,其生产正经历着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的转变。体积庞大、重量惊人且曲面复杂的叶片,如今已能依靠智能技术完成铺层、灌注、打磨、喷漆等工序。

  走进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你会发现全智能辅助定位技术塑造叶片主梁,规模化集中灌注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机器人配合激光引导技术自动完成叶片表面打磨、喷漆工作。这样的智能车间,一天就能下线一支82米长的叶片。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智慧大脑与智能装备的完美结合,通过改善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生产。”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负责人彭海兵介绍,只需一台平板电脑,就能实时监测车间各项指标,实现全流程精益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有80多家机械企业入选我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规上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0%。

  智能制造分会秘书长刘前军表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高端装备的生产制造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定制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以及高精度与高可靠性的工艺要求。

  以CR450动车组样车为例,转向架的焊接是一大难题。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谢元立带领团队研发全新的机械手自动化焊接操作程序,最终实现了焊缝美观、焊接无变形的效果,机械手焊接率提升到90%。

  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2%,达55.6万套。随着智能制造装备的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刘前军建议,应发挥国资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鼓励他们进行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的探索,同时加强金融支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