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助力数字经济持续发展
AI导读:
国家网信办将积极推进数据跨境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助力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网络攻击风险增加、部分国家限制数据跨境流动等挑战。
本报记者寇佳丽
数据跨境流动作为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资源要素交换和共享的基础,正逐步成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国家网信办”)宣布,将加大力度推进数据跨境国际交流合作,引导企业机构高效合规进行数据出境活动,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数据出境安全管理体系,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消息传递出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坚持“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明确信号,预示着未来相关管理机制将更加灵活、务实。近年来,我国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3月,国家网信办实施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同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也强调了数据跨境流动的规范与促进。
得益于政策支持,我国数据跨境流动在市场规模、数据出境效率、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2.1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均创历史新高。预计至2025年,中国数据跨境流动量将位居全球之首,占比达27.8%。同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工作流程的优化,也大幅提升了数据出境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指出,前沿技术的持续渗透将催生更多新应用场景,创造更大商业价值。然而,数据跨境流动仍面临网络攻击风险增加、部分国家限制数据跨境流动等挑战。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要疏通数据跨境流动的“堵点”,需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建议,相关部门应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优化数据市场配置机制,扩大数据设施建设范围,深化跨境数据流动国际合作。同时,企业应优化要素配置,提高自身数据跨境合规水平。
“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应加强相关部门与企业的互动,回应企业关切,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为企业提供高水平咨询服务。”张孝荣强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