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抢装潮引发价格波动,行业呼吁冷静决策
AI导读:
近期,光伏组件抢手程度前所未有,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多位业内人士对此次价格上涨持谨慎态度。抢装潮过后,价格或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复苏上涨态势。
本报记者殷高峰
近期,光伏组件的抢手程度前所未有。问题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能否获得货源。一家光伏电站施工企业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抢装潮目前主要涉及分布式项目,由于组件供应紧张,一些企业甚至先从集中式电站项目调配之前集采的组件给自己的分布式项目。
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发布的周价格显示,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环节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组件价格的上涨势必带动产业链价格的上涨,预计抢装潮过后,价格会有所回落。多位业内人士对此次价格上涨持谨慎态度,认为如果下半年没有新增市场补充,光伏产业链涨价或不可持续。
价格波动
受下游“430”和“531”抢装节点带来的旺盛需求和电池环节涨价的驱动,过去一周,硅片环节的价格持续上探。组件环节,有少量高价订单小量落地,但尚未出现大批量成交。据了解,“430”是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网接入方式和上网电价进行调整的时间分界点,而“531”则是增量项目全面入市的节点。
随着政策抢装节点的结束,考虑到厂家运输与交货周期,电池片整体价格或将在4月中旬后伴随国内需求退坡而松动。目前光伏组件价格普遍在每瓦0.85元以上,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问题尚未解决,主要是企业出于谨慎原则,没有盲目提升产能。
冷静决策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在首届BNEF北京峰会上表示,市场的大幅波动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局面,对企业的永续经营是个巨大的干扰。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与储能业务群总裁祝道诚也在峰会上表示,目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出清,各环节制造型企业,特别是组件制造企业,都不愿意在这最后阶段“失血”。
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表示,从光伏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看,行业正在慢慢复苏,短期的抢装不改行业供需错配的态势,显示了光伏企业在行业复苏过程中的理性。张海濛表示,自去年起,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招标价格已逐渐接近成本价,报价会更理性。
“抢装潮”后,光伏产业链的价格会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复苏上涨态势。对于光伏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来说,仍需继续强化行业自律和推动技术进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