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资本论坛聚焦白酒国际化挑战与机遇
AI导读:
2025第十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在成都举行,聚焦白酒行业在深度调整下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挑战。清华大学专家刘开宇指出,白酒品牌需通过数字化营销和沉浸式体验实现年轻化转型,并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产品。同时,践行社会责任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
3月23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25第十届中国酒业资本论坛暨中国酒业金樽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论坛以“转型求变预见新局”为主题,聚焦行业深度调整下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新挑战,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学者、酒企高管、证券投资机构等共同探讨中国酒业在多重压力下的破局之路。
在2025年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中,白酒品牌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传统白酒品牌在年轻化转型过程中存在哪些认知偏差?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开宇。
刘开宇指出,数字化营销结合精准数据洞察,捕捉年轻消费者需求;沉浸式体验以多维互动重塑文化共鸣,二者协同打破认知壁垒,助力白酒品牌年轻化转型。同时,践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展现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商业价值提升的关键战略。
海外市场产品开发是打造世界品牌的关键
NBD:品牌资产作为酒企核心竞争壁垒,其价值构成的关键维度有哪些?在消费决策中,品牌认知度、美誉度与忠诚度的作用如何?
刘开宇:酒业品牌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其价值构成主要包含核心竞争力、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社会责任以及文化传播四个维度。在消费决策中,品牌认知度是市场入口,美誉度是竞争壁垒,忠诚度则锁定长期价值。
NBD:2024年被视为中国白酒“出海”元年,2025年白酒国际化面临哪些挑战?如何通过创新品牌管理策略实现突破?
刘开宇:中国白酒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虽有所提升,但与国内影响力仍有差距。主要挑战包括文化认知差异、政策与贸易壁垒以及营销模式不适应。要突破这些挑战,需深入研究海外市场消费者,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建立本土化营销团队和渠道,同时加强白酒文化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品牌年轻化需注重系统性处理认知偏差
NBD:面对Z世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传统白酒品牌在年轻化转型中存在哪些认知偏差?数字化营销与沉浸式体验将如何重塑品牌与年轻消费者的对话?
刘开宇:品牌年轻化是系统性工程,认知偏差包括将“年轻化”简化为产品形态改造、过度依赖短期流量营销以及误判年轻消费场景。数字化营销和沉浸式体验可精准捕捉年轻消费者需求,打破传统场景局限,协同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NBD:随着ESG理念的普及,酒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提升?
刘开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绿色转型,ESG成为酒企必须面对的管理议题。虽带来环保投入和资源调配的挑战,但积极践行ESG也是国际化的战略机遇,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践行社会责任能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注重可持续性的消费者和投资者,从而实现商业价值的提升。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