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毕马威中国发布专题报告强调金融开放与创新的重要性。报告指出,金融开放通过制度型开放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全球资本。金融创新如AI、区块链等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中国正以开放促合作,以创新拓市场,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方案。


3月23日,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年会期间,毕马威中国发布了题为“以金融开放促创新,以金融创新助开放”的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强调金融开放对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金融开放通过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全球资本参与国内市场。同时,金融创新,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新动力。此外,新质生产力崛起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景。开放与创新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金融体系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研究中心提出,制度型开放是金融开放的核心。中国通过清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为国际金融机构深耕中国市场扫清障碍。同时,人才战略同步推进,简化海外人才来华政策,构建国际化职业平台,为金融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此外,中国还推动国内制度国际化与国际规则本土化,深化多边金融合作,拓展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助力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

技术跃迁与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底层支撑。而不断加大的开放步伐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需求驱动引擎和更多落地场景。紧扣实体经济需求,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高质量创新的关键。从跨境联投基金支持高端智造出海,到一站式支付平台解决跨境电商融资汇兑难题,再到版权质押融资、出海保险赋能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与场景深度融合。监管科技则平衡效率与安全,构建韧性金融生态。

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研究中心表示,当前金融产品服务虽然类型丰富,但针对中小企业、特定群体及新兴场景等仍存在供需错位。因此,需围绕中小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与外籍个人等重点场景,通过金融创新破解资金循环瓶颈,优化金融服务体验。通过精准匹配需求与供给,中国正以开放促合作,以创新拓市场,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