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盛大举行,吸引2亿中国粉丝关注,预计今年观众数将达22万人次,创造新纪录。上海通过举办F1等顶级赛事,推动体育赛事之都建设,创造显著经济影响。

F1(一级方程式赛车)与世界杯和奥运会并称为全球三大体育盛事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商业上最为成功且广受欢迎的年度体育赛事系列之一。作为中国最早引入的国际顶级汽车赛事,F1中国大奖赛自2004年落户上海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名片。3月21日至23日,2025 FORMULA 1喜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拉响引擎轰鸣。

据上海久事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方面透露,今年比去年F1新增1.7万张票,预计赛事3天比2024年增加近2万客人人次,可达22万人次左右。F1主席兼CEO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StefanoDomenicali)也在今年赛事期间访沪。日前,他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国是F1目前主要的增长市场之一,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亿粉丝,比去年增长了39%。

中国的车迷们参与度极高,知识丰富,而且充满热情。他对2024年上海站印象深刻,“因为这是自2019年以来我们首次重返中国。车迷们热情高涨,他们对于这项赛事的回归感到欣喜若狂。看到这样的场景真是太棒了。”

中国F1观众数又创新高

自由媒体集团收购F1后,让这项老牌赛事更容易被大众接触到,F1目前全球粉丝数量超过了8亿。F1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年度体育赛事系列,在过去的五年里,35岁以下的粉丝群体和女性粉丝群体都增长了超过50%。“2024年,我们的电视观众累计达到16亿人次,另外还有近5亿观众在流媒体平台上观看了F1的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拥有9700万粉丝,同比增长38%。”

女性观众的崛起让这项古老的体育赛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F1 Academy董事总经理Susie Wolff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项运动不再仅仅是男性的专属。F1拥有庞大且迅速增长的女性粉丝群体,《极速求生》纪录片的推出,揭开了这项运动的神秘面纱,让更广泛的观众觉得这项运动触手可及。

随着F1世界锦标赛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75个赛季,这项历史悠久的赛事正吸引着空前规模的全球观众。2025年F1全球车迷总数达8.265亿,全球收视持续攀升,中国、美国及欧洲市场刷新观众纪录。

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告诉记者,F1目前主要的增长市场是中国和美国,“当然,我们也看到其他地区同样具有巨大且持续的潜力。”

具体到中国,2024年的中国大奖赛吸引了20万名观众到现场观赛。尽管今年新增的B看台为赛场又增加了1.7万个座位,但F1中国大奖赛的门票还是快速售罄。主办方预计,今年到场的总观众数将达22万人次左右,创造新纪录。

2024年年底,久事集团和F1共同宣布:F1中国大奖赛已完成新一轮签约,双方将自2026年起续约至2030年。这将进一步提升F1赛事在中国的影响力,推动赛车文化的深耕和传播。

在斯蒂法诺·多梅尼卡利看来,中国无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国的车迷们参与度极高,知识丰富,而且充满热情。

上海建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2004年,F1首次落户申城。彼时有人戏谑,估计很多中国人连“F1”与“F4”都分不清楚。

首届中国F1大奖赛在9月举行,那一年最有名的“车王”还是舒马赫,上海国际赛车场建在远离市区的嘉定,还没有通上地铁,但纵使如此,第一届正赛当日的观众仍然高达15万人次,创下了中国有史以来单项赛事单日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纪录。此外,门票收入3亿元,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体育比赛。

20年之后,上海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海市体育局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

F1中国大奖赛对上海体育经济的贡献度本身也非常显著,其中直接经济影响达到14.06亿元。同时,对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拉动效应达到了15.93亿元。

上海举办更具影响力、更高品质的国际顶级赛事,加强赛事影响力综合评估,持续提升赛事专业度、关注度、贡献度。中国给F1带来了2亿的观众,而F1给上海带来的则是另一种繁荣。

20年前,上海国际赛车场诞生于一片荒地上。如今,这片区域周边已有高楼拔地而起,公路、轨交、酒店、医院、商业,各种配套不断完善。

一座全球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正在建成。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