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打击听歌外挂:揭秘音乐人计划背后的刷量骗局
AI导读:
网易云音乐打击听歌外挂行为,揭露“音乐人计划”背后隐藏的刷量利益链。电商平台存在大量“外挂”课程、“代挂”服务,消费者被骗情况频发。律师指出,利用虚拟播放器和自动化工具虚增播放量将面临多重风险。
网易云音乐官方微博日前发文打击“听歌外挂”行为,针对找“代练”自动刷歌的1万+账号进行了治理。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听歌外挂”背后隐藏“音乐人计划”利益链,在小红书、闲鱼等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外挂”课程、“代挂”服务,旨在获取平台“音乐人计划”的播放量激励收益,相关课程价格在1分钱到上万元不等。有商家宣称,每天简单操作半小时,就能月入过万元。但消费者反映被骗情况频发,甚至有消费者在“帮原创歌手打榜赚零花钱”的群里被骗走30万元。律师指出,利用虚拟播放器和自动化工具虚增播放量的行为将面临刑事、民事等多重风险,可能构成诈骗罪。
“每天操作半小时,无脑月入上万元”
近年来,为鼓励原创音乐人,各大音乐平台推出“音乐人计划”,通过发布原创歌曲获取激励收益。然而,投机者利用“听歌外挂”服务,打出“月入过万”旗号招揽生意。
在电商平台上,有商家介绍“听歌外挂”属于蓝海市场,只需1分钱就能获得详细教程,获取收益。以闲鱼为例,搜索“音乐人挂机”关键词,一天内发布相关商品的商家超百个,包括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等平台服务。但当记者进一步咨询时,商家表示,月入过万不能保证。
目前,“听歌外挂”服务主要以售卖“外挂”教程和接“代挂”为主,价格在1分钱到9.9万元不等。销量最大的商品集中在1分钱到1元区间,提供网盘资源;而上万元的商品是“代挂”服务,双方收益分成。

利用虚拟模拟器或云主机开窗口刷量
商家表示,可用大量小号给音乐人歌单刷播放次数,每月轻松收获5000元。刷量流程为:购买小号,在网页或虚拟模拟器上批量挂机刷播放量,单机收益将涨到100—150元左右。
使用虚拟模拟器还需购买伪装软件,音乐人认证、小号及云主机服务购买等投入两三百元。还有商家称,单机月入3000—5000元只是初期,后期月入可达6000—10000元。
业内人士直言,“听歌外挂”教程基本无用,技术更新和刷量控制需更专业的人,月入过万更是忽悠人。一个音乐人账号刷量平均一个月能赚800-900元。
骗局涌现,有消费者被骗30万
部分商家推广“听歌外挂”赚钱风口时,已有消费者反映被骗。小红书上,“网易云音乐人挂机割韭菜”相关话题笔记超607篇。
一位博主表示,因项目赚钱想赚外快,但搭建虚拟播放器出现问题,刷不出量,花费1500多元仍不见起色。听说后期还会被平台吞量,或被封号。
河南周女士称,轻信中奖信息,扫码进群后发现是给原创音乐打榜项目,下载App先投入再返利挣钱。最后大金额投入时被骗,三天损失30万元。
市场上销量较高的“听歌外挂”教程,不仅内容重复,售后服务也很机械。
律师:投机者或涉嫌诈骗罪
去年,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就刷量行为进行过打击。


腾讯音乐人平台发现李某等用户上传作品并自行刷量,非法取得版权结算,立即封禁账号并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涉案用户退还版权费并支付违约金。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垂坤表示,投机者出于利益驱使实施刷量行为,形成“刷量-变现-再投入”闭环。目前“外挂”技术不断升级,平台监测存在滞后性。法律层面存在完善空间,应细化罪名适用标准,明确规制涉嫌犯罪形式。
平台方面,经济学家宋清辉建议,引入更先进的反作弊技术,设置多元化激励指标,鼓励用户举报疑似刷量行为,建立快速响应和处理机制。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SEO关键词:音乐人计划,听歌外挂,刷量行为,网易云音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