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珠澳共建技能人才互认互通“立交桥”,通过“一试三证”等举措深化技能人才共育、共评、共享、共融和协同发展,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技能人才“新动能”。

  珠澳共建技能人才互认互通“立交桥”——

  “软联通”促进“人才通”(潮涌大湾区)

  广州小伙黎炜轩,家住广东珠海,每天中午过关后,直奔澳门法式餐厅工作。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仅收获了可观的收入,还学到了丰富的餐饮文化知识,英语水平也明显提升。这一切得益于他考取的“一试三证”证书,这一证书让他成功竞聘澳门餐厅岗位。

  琴澳一体化发展,规则机制“软联通”是关键。珠海、澳门共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推出“一试三证”举措,深化技能人才共育、共评、共享、共融和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已吸纳众多机构加入,开展珠澳技能人才培训超1.5万人次、评价互认近2000人,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技能人才“新动能”。

  光有“路”不够,还要有“交通规则”

  通过一次考试,如何获得内地、澳门均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关键在于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珠海联合澳门签订多项协议,创新提出建立区域性技能人才评价联盟,并逐步升级,打造技能人才互认互通“立交桥”。

  考核技能人才,面临内地、澳门评价标准的对接问题。联盟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组建专家库,共同制定评价标准、选编培训教材、开发评价题库。

  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跨境游日益火爆。联盟还提高了考生的仪表、仪容、仪态标准,明确了具体要求。

  联盟已研发多个培训课程标准、职业题库、实训指导手册。已有众多澳门从业人员、内地从业人员通过“一试三证”考试,同时获得内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澳门职业技能证明书和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证书。

  评价互认、赛事联办,拓宽就业创业“口径”

  澳门评茶师凤东玉在内地创业,为琴澳两地培养众多评茶师、茶艺师。她的学员吴洁莹在珠海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被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直接采认,并成功应聘澳门酒店。

  联盟通过直接采认等方式,开展技能人才评价互认,便利澳门居民就业创业。同时,珠海、澳门创新“一赛多地”联合办赛机制,举办职业技能赛事,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培养发掘人才。

  增进交流、携手同行,拓展人才成长空间

  澳门旅游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陈志力参加与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项目”国家集训代表队联合开展的培训交流,表示将继续学习,为澳门服务业贡献力量。

  珠海、澳门的人才培养培训场地、设备、师资等逐渐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珠海依托“广东技工”工程开展多项活动,设立内地与澳门人力资源合作培训中心,为澳门输送高技能人才。

  既“送教入澳”,又“请澳到珠”。内地首个覆盖多工种的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培训中心在珠海揭牌,为在校生及社会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服务。

  深化技能人才共育、共评、共享,进而推动共融和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通”前景可期!(本报记者贺林平)

  《人民日报》( 2025年03月23日 06 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