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俄罗斯正经历“居民储蓄热”现象,银行存款信任指数飙升。高利率成为储蓄热的推手,但企业贷款成本高企可能抑制经济活力。信贷市场遇冷,民众对利率走势看法不一。

新华财经莫斯科3月23日电(记者包诺敏)莫斯科市中心一家商业银行的户外宣传栏上,“36个月期存款年利息可达25%”的标识格外醒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玻璃门映出三三两两的路人,记者注意到,尽管是工作日,仍有市民在理财经理的咨询台前排队。

“现在存钱就像买保险”,45岁的莫斯科市民斯维特兰娜展示着手机银行界面,她刚把到期的半年期存款转存为一年期产品。“去年我把钱存在外贸银行的利率账户,半年利息够换一部新的小米手机了”。她身后,一对夫妻正对着宣传单上的21%利息保本理财热烈讨论。

据塔斯社援引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VCIOM,Russian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Center)最新调查数据报道显示,俄罗斯正经历“居民储蓄热”现象。截至今年2月,53%的受访民众愿意将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较去年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创下六年新高,银行存款信任指数飙升。

行业分析师指出,民众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过去半年,定期存款增量近9000亿卢布。根据莫斯科交易所下属金融服务平台的一项市场调查,77%的受访俄罗斯存款者不仅不打算提取存款,反而计划将存款利息收入进行再投资。去年,俄罗斯人从存款和储蓄账户中获得了约6万亿卢布的收入。计划再投资的人群中,有80%的人打算将资金重新存入银行。

这场储蓄热的推手,是俄罗斯央行维持的21%基准利率。自去年10月紧急加息200个基点后,该利率一直维持在21%的高位。俄央行2月底的声明显示,进一步加息至22%的选项仍在考虑中。

“高利率就像双刃剑,”评级机构Expert Ra银行评级高级主管伊万·乌克林表示,短期看,银行零售负债基础夯实了,但企业贷款成本已突破18%,投资萎缩的警报正在拉响。当前储户呈现“哑铃型”分布:一端是锁定长期收益的保守派,另一端是随时准备转向其他投资的投机者。

与储蓄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贷市场遇冷。VCIOM数据显示,8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暂不考虑贷款”,信贷信心指数跌至疫情以来最低值。汽车销售中心销售经理安德烈说:“信贷影响了售车,现在一个月能有5单就不错了。”

乌克林认为,一方面,高利率有效吸纳市场流动性,遏制通胀效果显著;另一方面,企业贷款成本高企可能抑制经济活力。46%储户准备随利率变化转向其他投资,但更多人选择“落袋为安”。

街头电子屏上,天然气银行24%利率广告不时滚动出现。某财经博主撰写的锐评指出:“当银行利率超过20%,任何传统投资品都黯然失色,但这样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随着家庭和企业资金持续增长并创下新高,俄罗斯在银行存款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方面已逐步逼近富裕国家的水平,远超众多非洲和亚洲国家,以及部分欧洲国家。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21%基准利率既意味着存折上跳动的利息,也预示着超市物价的涨跌可能。刚办完存款手续的市民对记者说:“谁知道明天会怎样?至少今天,我的卢布在银行睡得安稳。”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