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分享数字金融研究成果,揭示五大发展规律
AI导读:
肖钢在“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专题研讨会上分享了《中国数字金融:内涵、效能与安全》课题研究成果,指出真实有效需求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关键,理解数字技术特性和局限性是前提,完善生态建设是基础,按业务逻辑监管是保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22日,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上,分享了题为《中国数字金融:内涵、效能与安全》的课题研究成果。肖钢指出,回顾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历程,可总结出五大规律:
首先,真实有效需求是数字金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里的真实需求指的是经济社会活动中切实存在的现实及潜在需求,而非开发者臆想的需求;有效需求则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特别是那些有还款能力的信贷需求。
其次,创新是数字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是数字金融的显著特征,但必须符合金融业务规律,基于真实有效需求,满足监管合规和商业可持续性要求,并坚守技术安全底线。
再次,理解数字技术的特性和局限性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提。数字技术各有优势,但也存在局限,因此应尊重数字技术和金融业务的基本规律,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坚持“金融为本,科技为器”的原则。
此外,完善生态建设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坚实基础。数字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双方应在厘清金融与科技边界的基础上,在场景、数据、技术、客户等领域深化合作。
最后,按业务逻辑进行监管是数字金融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创新业务层出不穷,数字金融的复杂性和参与主体的多样性给传统监管带来了新挑战,需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构建与数字金融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监管框架。(徐潇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