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TiFY手机壳陷争议,手机壳行业暴利引发热议
AI导读:
近日,知名手机壳品牌CASETiFY陷入争议,消费者质疑其利润空间过大。CASETiFY依靠高昂定价及频繁的明星联名塑造高端品牌形象,但手机壳行业暴利也引发广泛讨论。据数据显示,手机壳行业前景广阔,但售价过高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
近日,“手机壳界的爱马仕”——CASETiFY陷入争议之中。
3月20日,“#casetify手机壳背刺#”词条登上了小红书热点榜单TOP3。因一位测评博主引发的风波,导致一些消费者质疑该品牌利润空间过大并表达不满。
CASETiFY品牌创始于2011年,主要产品是个性化的手机壳、手机配饰,较便宜商品的单价处于300~500元区间,较贵的商品可卖到上千元,限定版商品甚至上万元。手机壳行业的暴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不菲的单价,令公司年收入也相当可观。据界面新闻报道,CASETiFY母公司的收入在2022年就突破了3亿美元(按目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21.7亿元)。2021年,CASETiFY创始人吴培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曾透露,公司未来有上市计划。
用手机壳实现几亿美元的年营收,是谁在为此买单?手机壳企业的毛利率是多少,真的高吗?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不认为买贵的手机壳是交“智商税”。他认为,手机壳是一个IP设计产业,高价的底气就来自自身设计,而且手机壳中的商机有点像“口红效应”“电影院效应”,当前消费者对手机壳有丰富的需求。
近日,知名手机壳品牌CASETiFY在小红书上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质疑。
此次事件源于小红书的测评博主与该品牌之间发生的一场风波。这场风波后,“#casetify手机壳背刺#”词条在3月20日登上了小红书热点榜单TOP3。不少网友因此事甚至质疑整个行业,感叹“手机壳是智商税”“这行业真‘暴利’”。
CASETiFY被誉为“手机壳界的爱马仕”,依靠高昂定价及频繁的明星联名,成功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周杰伦、权志龙、朴彩英等众多艺人都被拍到使用该品牌手机壳。
不过,手机壳并非高门槛行业。每当CASETiFY有一款手机壳流行,各电商平台上便会有高仿产品出现,但价格可低至个位数。
盘和林表示,手机壳是一个IP设计产业,高价的底气来自其设计,仿冒产品也会有很高的利润率。
值得注意的是,CASETiFY此前也曾陷入抄袭争议。2023年11月,手机壳厂商Dbrand曾指责CASETiFY进行了“像素级”的复刻。彼时,CASETiFY回复称,已就这起版权指控进行调查,并在全平台下架了这些存在争议的设计。
就这次与视频博主之间的风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分别于3月19日和3月21日向CASETiFY官方网站公示的媒体联络邮箱发送邮件,并尝试联系对方公关部。但截至22日发稿时,未得到回复。
3月21日,记者询问CASETiFY的小红书官方客服,未获得明确回复。
在A股,主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保护类产品”的杰美特(SZ300868)早已上市。其2023年“自有品牌业务”毛利率达54.67%,显示出手机壳行业的盈利能力。
CASETiFY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联名系列更是价格不菲。2024年,CASETiFY推出一款蝙蝠侠联名限量手机壳,售价上万元。
手机壳行业前景广阔。据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手机壳市场规模达154.76亿元,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达到999.11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将达到1290.68亿元。
对于手机壳毛利率,北京百联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庄帅表示,联名、设计也需要费用,品质提升也需要成本,商家也需要有合理的利润。他认为30%的净利润率是合理的。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手机壳售价过高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
除了手机壳外,CASETiFY还推出了其他品类,但销量大多不足百单,与手机壳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
盘和林分析道,手机壳市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保护性配件,而是承载个性化表达、社交属性甚至情绪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消费者对手机壳的需求会持续存在。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