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吸引央企入驻,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AI导读: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承载着重要使命。近日,中国铁建全产业链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中铁城建北京公司正式入驻,标志着雄安新区在吸引央企资源方面取得新进展。未来,雄安新区将以空天信息产业为引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肩负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引。
近日,中国铁建全产业链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暨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城建北京公司”)揭牌入驻仪式在雄安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一事件标志着雄安新区在吸引央企资源、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指出,此次央企子公司的入驻,不仅为雄安新区带来了丰富的项目资源和技术支持,更为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企业和资源的汇聚,雄安新区有望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铁城建北京公司正式入驻雄安
据了解,2024年,河北成功引进332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中铁城建北京公司作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三级公司,此次落地雄安,是贯彻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具体实践,也是全面贯彻国资国企改革和中国铁建三级公司建设要求的重要部署。
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中国铁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截至目前,中国铁建已在雄安新区落户15家二三级子公司,疏解在册职工近千人,其中百余名职工已在新区安家落户,为新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中国铁建累计建设房屋面积约931万平方米,修建市政道路和综合管廊长达299公里,实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面积约2247平方公里,投资总额高达30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新区的城市面貌,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此外,中国铁建还通过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建造、试验检测、城市运营等全产业链体系,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中国铁建正以实际行动,为雄安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央企在雄安新区新增投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指出,央企应成为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支撑,不仅要做好相关服务,有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更要主动提供机会,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为雄安新区的未来贡献力量。
中铁城建北京公司的入驻,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央企资源加速向雄安倾斜。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副总裁黄昌富表示,未来,中国铁建将全面对接雄安新区建设需求,以“1+9+N”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积极布局创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产业集聚区和创新示范区,持续推进产业落户与疏解转移,努力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铁建智慧”和“铁建力量”。
雄安新区积极布局创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雄安高新区瞄准新领域、新赛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搭建一流平台,推进产城融合,集聚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动力。
2024年10月14日,中国星网全面迁驻雄安,标志着雄安空天信息产业链条上的一颗“主星”被点亮。紧接着,11月6日,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揭牌,汇聚产学研用多方资源,为空天信息产业提供坚实平台。
雄安新区依托疏解央企中国星网等行业龙头,成功引领60家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落地,打造新区首个创新主链条。区内已建成27栋主题楼宇与18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搭建起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
此外,新区还落地了车路城一体化服务平台及“北斗+5G室分”地下空间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技术,率先示范并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雄安新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新区已吸引60家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落地,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雄安新区正以空天信息产业为引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雄安新区以疏解央企和汇聚创新要素为抓手,构建梯次合理、融合发展的未来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和谋划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三条产业链,抢占新领域、新赛道。新质生产力正在雄安大地加快培育。
余丰慧认为,央企入驻雄安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当地企业实现协同发展。一方面,央企可以凭借自身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帮助本地企业升级转型;另一方面,央企可以与本地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此外,双方还可以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局面。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产业协同效应,还能增强整个地区的经济韧性。
雄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迪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1+3”产业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发挥雄安新区特色优势,搭建一流平台,推进产城融合,建设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助力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