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睡眠新趋势:平均睡眠6.85小时,健康睡眠成重要议题
AI导读:
一项对超15万志愿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国民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但仍有1/4人群睡眠不足6小时。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白皮书披露国民睡眠新趋势。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睡眠质量,健康睡眠成为公共健康领域重要议题。
一项对超15万志愿者的可穿戴数据分析发现:截至今年2月,国民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1/4人群睡眠不足6小时,零点后入睡人群已超半数,近四成人群存在夜间易醒问题。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时长较短、清醒次数偏多,睡眠质量较低。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第25个中国主题: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主题发布会上同期发布《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披露了上述国民睡眠的新趋势数据。
夜间平均睡眠时长提升,但仍爱熬夜
此次参与《白皮书》研究的用户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招募志愿者超15万人。调查表明,国民开始注重夜间睡眠时长,但仍爱熬夜。白皮书显示,国民平均睡眠时长6.85小时,26%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零点后入睡人群过半。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解读数据时指出,夜间平均睡眠时长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分钟,但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的人占比仍很多,平均入睡时间很晚。
从睡眠质量来看,受访人群平均清醒次数1.4次,平均清醒时长14.82分钟。39%的人群夜间清醒次数≥2次/晚。65%的人每周出现1-2次睡眠困扰,主要是夜醒/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如厕等。
午睡方面,29%的人群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不利于健康。黄志力指出,午睡推荐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不要超过40分钟,否则大脑会处于昏昏欲睡状态。
大学生晚睡晚起成常态
《白皮书》发现,饮酒、常吃宵夜、18点后频繁饮茶/喝咖啡等人群更易晚睡晚起。大学生中,仅有21%零点前入睡,25%凌晨2点后才入睡,32%早上9点后醒来。随着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的增加,大学生入睡时间更晚。
黄志力建议,对茶和咖啡敏感的人,下午3点以后不要喝。
63%的人群运动时长不达标
世卫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但《白皮书》显示,63%的人群未达到这一标准。
调研显示,每周锻炼时长增加至200-300分钟,夜间清醒次数降低至1.35次;锻炼时长>300分钟时,清醒次数增加。运动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不过,黄志力也提醒,运动不宜太晚,18点后运动,入睡时间呈推迟趋势。
肥胖人群夜间清醒次数更多
本次调研显示,BMI≥24的人群占比达54%,超重肥胖形势严峻。
《白皮书》显示,肥胖人群入睡更晚,睡眠时长更少。BMI≥28的人群较BMI<28的人群,夜间平均清醒次数增加0.2次。
良好的健康睡眠对身体机能修复和精神能量焕发至关重要。但当前,睡眠问题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与会专家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优先考虑和保护睡眠。
(文章来源:新京报)
图/《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