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内外贸一体化政策效应显著,帮助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商务部等部委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外贸企业转型,加强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同时,搭建平台促进一体化发展,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提供一站式服务。

4天时间,从国办、中办发文,到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态,再到国务院总理李强定调,内外贸一体化政策效应显著。这一举措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顺畅切换和协调发展。

3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发布会上表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王文涛部长也在上海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针对内外贸一体化精准施策,为外贸企业转型提供强大助力。商务部相关人士指出,内外贸一体化并非削弱外贸,而是追求共同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直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政策支持不断增强

内外贸一体化为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例如,慈溪企业三禾厨具在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挑战时,通过“外贸转内销”取得了良好效果,内销占比大幅增加。

类似三禾厨具的企业众多,它们开始选择开拓国内市场或“兵分两路”。然而,加工贸易企业面临国内外市场质量标准认证不同、需求不同的挑战。为此,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等制度衔接融合。

近年来,我国还发布了《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从多方面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商务部牵头建立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由王文涛部长担任召集人。

搭建平台促进一体化发展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是长期战略,商务部正在培育、强化内外贸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李强总理在安踏集团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商务部正在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等活动,帮助外贸企业拓宽国内渠道。

例如,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参展企业加注“可内销”标签,加大境内采购商开放力度,帮助参展商将优质产品引入国内市场。商务部还在推动内外标准认证衔接,降低企业市场转换制度成本。

市场人士认为,内外贸一体化体系建立后,不仅能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外部压力,还能从供给侧发力,助力中国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年,我国将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前提下,统筹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企业开拓市场,落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

王文涛部长表示,外贸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创新、提升品质,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好利用国内市场,实现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