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利用AI技术、数字化科技等创新驱动力量,开启“新航海时代”,实现高水平“走出去”,助力全球贸易流转效率提升,构建全球化产业链生态。

中国的原生AI大模型“消除”时差,助力全球跨境电商实现全天候秒级响应、自动成单。AI语音识别及翻译技术,服务全球50余国及地区、超过40万场会议、4亿人次,重建人类沟通的“巴别塔”。同时,一朵全球多点布局的“云”,正助力出海企业应对海外市场对数据主权的严苛要求。AI+集装箱技术,也在为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大物流场景赋能,重新定义“集装箱的世界”。

随着产品出口转向企业出海的时代大幕拉开,“主动布局”“技术输出”“本土化”“合作共赢”等,已成为新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潮”的关键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中国企业正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寻求发展机遇。而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与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力,正是驱动企业主动走向世界的内生力量。

中国企业的“必答题”

为何中国市场如此庞大,企业还要主动迎接挑战,踏上出海新征程?不少企业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理应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西井科技决定用AI技术赋能集装箱物流,五年多来,已为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高度智能化的集装箱物流管理运转体系。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在不断被海外需求所认可。新加坡港口就曾通过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提出需求,希望引入外骨骼机器人以提升搬运效率并保障工人安全。这体现了海外市场对技术赋能和劳动保护的迫切需求。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互动,中国企业能更快吸收前沿需求,推动产品创新。

“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市场中检验实力,”帕黎斯实业董事长余志嘉指出,中国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和相关经验已处于世界领先梯队。只有经受住全球市场的考验,企业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认为,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要想稳立于全球市场,必须以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方式走出去,巩固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

高水平“走出去”

中国企业如何开启“新航海时代”,真正成为全球化企业?阎海峰认为,高水平走出去不仅是自发行为,更应是自觉的、系统性的、有组织的,是对标高水平经贸规则、向价值链上游跃升的“走上去”。黑湖科技通过“陪伴客户工厂出海”与“自身产品出海”的双轨模式,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完成海外的本地化建设。

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是中企出海常遇的难题。中立云计算服务商优刻得通过前瞻性布局海外节点,形成了覆盖东南亚、北美、欧洲等核心经济带的云计算资源池,为出海企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做好本土化是“高水平走出去”的关键。上海昌辉集团总裁王正中表示,制造企业出海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及各国政策壁垒的不断增加。而“本土化”则是破局之道,依托生态设计与智能制造两大优势,在当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协作模式。

3月21日,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召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临港新片区,承载着成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的战略使命。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表示,临港新片区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政策环境。同时,临港新片区已集聚了众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上海对硬科技发展的支持、成熟的供应链和前瞻的制度创新,为企业提供了快速起步、发展壮大的先天优势。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则进一步放大了产业链集群和外向型人才资源优势,成为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坚实后盾。(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