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中小学研学实践指引,强化教育公平与自愿性
AI导读:
重庆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会发布《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指引》,强调将研学实践纳入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坚持自愿参加原则,禁止变相强制学生参与,确保教育公平。同时,对费用管理及基地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提高课程质量。
3月21日,重庆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会在红岩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会议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着重强调,全市中小学需将研学实践纳入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坚持自愿参加原则,并明确禁止通过扣除学分或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变相强制学生参与,确保教育的公平与自愿性。
《指引》进一步规定,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应由学校主导,鼓励学校自主组织,原则上在学期间实施。活动前需制定详细方案,报备相关部门,并预设安全措施及监督评价机制。学校需提前向家长通报活动安排及费用明细,充分尊重家长意愿。活动计划需至少提前10天提交至区县教育部门审查,特殊活动还需报备市教委。
在费用管理方面,《指引》再次重申自愿参加原则,并要求区县教育部门加强对变相强制行为的纠正。研学实践收费需遵循公益普惠原则,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优惠或减免。收费项目严格限定于交通、门票、食宿、场地、耗材及保险费。
针对基地管理,《指引》提出,各区县需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评定、退出及评价体系,实施分级评估与动态管理。基地工作人员需接受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师德师风等培训。教育部门将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定期对基地进行实地督导,确保课程质量与安全。
《指引》还着重于提高课程质量,强调研学实践活动应结合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及价值观。学校需将研学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特点设计课程,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此外,重庆将打造“红岩思政”研学地图,推出更多精品线路与课程。各级教研机构将积极参与课程设计、评估与反馈,推动建设实践育人的“社会大课堂”。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