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内容升级与就业拉动效果显著
AI导读:
微短剧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内容质量提升,市场影响积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内容升级,推动精品化发展。同时,微短剧强劲增长拉动影视行业就业机会,赋能地方经济,成为文旅宣传、品牌营销的新“流量密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微短剧近年来发展迅速,内容质量显著提升,且在推介地方品牌和文化、促进就业和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政策、市场的持续推动,微短剧展现出“内容向上,市场影响积极”的态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内容升级
微短剧的火爆吸引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关注,自2022年起,广电总局加强监管与引导,推出系列政策规范,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发展。2024年,更是启动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创作计划,并实现了微短剧播出档期化。今年2月,又发布了进一步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加速了行业的规范化、精品化进程。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题材更加多元,家庭、都市、情感等题材迅速崛起,“霸总”类题材逐渐淡出,创作生态持续向好。今年,各大平台上线微短剧超3万部,涌现出《重回永乐大典》《锦衣巷》等高质量作品。
随着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也日趋多元化。依托短视频平台,微短剧可积累粉丝、打造品牌,为制作方拓展收益。据统计,许多微短剧在抖音的原生端收益已占整体利润的50%以上,“内容为王”成为盈利的关键。
强劲增长拉动影视就业
微短剧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影视行业就业机会的增长,一部微短剧的诞生涉及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需求。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保持强劲增长,直接或间接带动了64.7万个就业机会。
相较于电影和长剧,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大量进组机会,收入也更稳定。演员王道铁、赵佳等转型微短剧后,成为头部短剧演员,展现了微短剧行业的吸引力。
“微短剧+”赋能地方经济
2025年初,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在政策推动下,多地政府推出微短剧扶持计划,打造全产业链条服务,推动产业集群效应。电商、OTA平台也布局微短剧市场,以提升用户粘性、拓展增长点。
报告指出,微短剧成为文旅宣传、品牌营销的新“流量密码”,为品牌高效触达消费者开辟了新路径。陕西西安、河南郑州等地在微短剧行业领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地方特色品牌打造,挖掘地方文化,激发消费潜力,实现实体经济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