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在自贡市召开,展示AI心理大模型、脑机接口设备等前沿技术,科技赋能心理服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展会释放未来心理服务三大趋势,构建全生命周期心灵产业链。

2025年3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省自贡市成功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以社会心理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华夏时报社联合主办,旨在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兼具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安心小屋、AI陪伴灯、AI助眠减压耳机等亮相大会。28家科技企业、行业协会参展,展示了AI心理大模型、脑机接口设备等前沿技术,为心理服务注入科技动能。

科技赋能:心理服务走进民生

浙江连信数字有限公司推出的全国首个备案心理大模型“洞见人和”成为展会亮点,已为全国多个省份、2000余万用户提供心理服务。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仿生手吸引观众,其脑机接口社交沟通测评训练系统助力孤独症儿童康复。

四川必可明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脑功能定量成像装置”亮相,该装置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等,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新工具。北京苏美达北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展示的DENBA能量健康仪,通过调节身体微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展会现场,不少企业将中西医融合,为心理服务产品提供创新样本。青岛海蓝康复器械有限公司的“安心小屋”融合传统养生与现代科技,帮助用户深度放松。西安中盛凯新技术公司的PEM心理健康管理系统整合中医经络与生物反馈技术,形成闭环式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自贡市展团展示了“4567”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

行业趋势:科技助力“心防”升级

本届展会展示了未来心理服务三大趋势:AI技术主导、服务下沉基层、标准体系完善。近七成参展企业推出AI驱动产品,心理服务下沉基层。

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付强表示,心理健康促进需全社会参与。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冯慧君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构建全生命周期“心灵产业链”。

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社会心理服务正从“可选”变为“必配”,为幸福中国筑牢“心”防线。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