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AI导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引发社会关注。办法对处理规则、安全规范、监督管理职责等作出详细规定。
【大河财立方消息】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举措旨在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人脸识别技术与人脸信息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办法》的出台显得尤为重要。该《办法》对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的基本要求、处理规则、安全规范以及监督管理职责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不仅是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更是保护广大民众个人信息权益的切实行动。
《办法》明确指出,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并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同时,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人脸信息时,需履行告知义务,并基于个人同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需取得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
在安全规范方面,《办法》规定,若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可达到相同目的或满足同等业务要求,则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此外,公共场所安装人脸识别设备需依法合理确定采集区域,并设置显著提示标识,严禁在私密空间内部安装。
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者而言,《办法》还提出了具体的备案要求。一旦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的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需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这一举措将有效加强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监管。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公众对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办法》的出台,无疑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安全、合规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环境。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