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数量缩减至171家,行业整合加速
AI导读:
截至3月21日,央行已累计注销了10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支付机构数量缩减至171家。这反映了监管对支付机构的合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支付行业优胜劣汰的结果。未来,伴随着监管趋严、市场整合和技术要求提高,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支付牌照数量再缩减,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官网更新了“已注销许可机构”数据,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生宝”)正式注销牌照。截至3月21日,央行已累计注销了10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持牌支付机构数量缩减至171家,显示支付行业正面临严格的合规要求和优胜劣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注销支付牌照数量达百张,反映了监管对支付机构的合规要求不断提高,对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同时,这也是支付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年内已注销4张牌照
资料显示,银生宝于2011年12月份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但因存在违规情形,央行决定中止其续展申请的审查,最终不予续展(换证)。此前,银生宝还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处以警告,并合计罚没1756.1万元。
今年以来,已累计注销4张支付牌照,分别是得仕股份有限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汇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及银生宝。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在合规要求提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电子支付行业正在经历加速整合和深度调整。部分支付机构因难以满足数据安全、反洗钱等方面监管要求而被注销牌照,这不仅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标志着市场从粗放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牌照数量持续缩减,行业整合加速
自2011年5月份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央行总计发出271张支付牌照。截至3月21日,现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已缩减至171张,合计注销100张。其中,预付卡业务类支付牌照注销数量较多。
从监管视角来看,央行通过注销牌照强化了对支付行业的风险管控,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推动支付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此外,行业内也有多张牌照是因合并整合而注销,如2024年北京理房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未来,伴随着监管趋严、市场整合和技术要求提高,合规成本高、盈利能力不足的中小支付机构将进一步被淘汰。
王鹏预计,未来支付牌照数量仍可能继续缩减。一方面,监管趋严将促使更多不合规的支付机构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将导致部分中小机构因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注销牌照。
谈及未来支付机构合规发展,吴丹认为,支付机构需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拓展金融科技、跨境支付等增值服务,增强盈利能力。中小支付机构应积极寻求与大型机构合作或并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