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改革试点成果纳入法律制度。此举旨在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优化服务。同时,多地推动婚俗改革,助力“甜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旨在落实民法典规定,回应群众关切。会议指出,此次修订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改革试点成果纳入法律制度,为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优化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4年8月,民政部发布了《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删除了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需出具居民户口簿的规定。这一举措进一步简化了婚姻登记流程,提升了便利性。

自2021年6月起,国务院批准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并于2023年试点期满后扩大范围。民政部表示,这一政策顺民心、得民意,有效满足了群众异地婚姻登记的需求。

随着婚姻登记便利性的提升,保证婚姻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已实现实时在线登记、信息系统联网互通和数据及时汇聚,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婚姻登记服务。

会议强调,要持续优化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加强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提高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同时,会议提出要加强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构建积极向上的新型婚育文化。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同比下降20.5%。在此背景下,完善婚姻登记政策、推动婚俗改革成为提振结婚率的关键举措。

多地也在积极推动婚俗改革,营造健康婚恋环境。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和浙江省绍兴市等地通过设立婚俗改革实验区、探索文明婚俗新模式等方式,大力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婚姻不仅是个人大事,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领域。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近日发表文章,提出加快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加强婚姻服务及相关产业引导与规范,助力“甜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各地也在积极推进“甜蜜”经济发展,围绕民宿、婚拍、礼仪服务、婚服定制等产业链不断推陈出新,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婚姻消费选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