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林业经济潜力巨大
AI导读:
3月21日“国际森林日”之际,据悉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后的第三大农产品。我国深入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森林食物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林草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6%。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欧阳易佳)3月21日是第13个“国际森林日”,主题是“森林与食物:森林对于维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彰显出林业经济的巨大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依托重点林草生态工程和经济林生产基地,加速森林食物生产的扩面、增量、提质,森林食物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和《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并编制了油茶、榛子、仁用杏等发展指南,明确了主要森林食物产品的发展方向、区域布局和重点领域,指导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森林食物。同时,发布《生态产品目录(2024年版)》,完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编制《全国木本粮油产能提升实施方案》,加强油茶生产管理,扩大优质供给。
据悉,我国拥有34亿多亩森林和8000多种木本植物,森林食物种类丰富,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经济林种植面积达7亿亩,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亩,年产值近1万亿元。水果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油茶、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木本油料供给日趋多元化,2024年全国完成油茶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47.5万公顷,茶油产量突破100万吨。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约1亿亩,产量约1400万吨。林下种植养殖提供林禽约49亿只,林畜5000余万头。此外,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旅游持续升温,2024年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9.1%,成为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文章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