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未来产业六大领域全面提速,打造创新高地
AI导读:
北京市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六大领域实施110项工作要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标志性成果,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高标准建设6G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脑机接口产品创制和场景应用。
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的先锋力量。在21日“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透露,北京市已涌现多个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区,并在多个前沿领域取得突破。至2025年,北京市将围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实施110项工作要点,旨在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标志性创新成果,强化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未来产业迈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在未来信息领域,北京市将高标准建设6G实验室,推动6G关键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及应急通信等领域率先应用,并计划举办全球6G发展大会。同时,北京市还将支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的重大产品创新,并持续推进8英寸和12英寸硅光量产线建设,以及元宇宙地标式应用场景的打造。
未来健康领域,北京市将加速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的临床验证,前瞻布局多组学检测、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并推动CAR-T药物、干细胞药物等新产品上市。同时,北京市还将推动脑机接口产品的创制和场景应用,加快创新产品在疾病治疗、智慧生活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未来制造领域,北京市将持续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攻关,并建设具身智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动“天工”本体和“开物”具身智能大脑的开源开放。此外,北京市还将完善自动驾驶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未来能源领域,北京市将推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重点园区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并高标准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完成10座加氢站建设,同时规划新增13座加氢站。此外,北京市还将加快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双升级。
在未来材料领域,北京市将推动超宽禁带半导体和超导材料的底层技术攻关,加强超导材料科技攻关及应用。同时,北京市还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新材料的融合创新,加快AI赋能新材料典型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示范。
未来空间领域,北京市将加快可重复使用火箭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朱雀三号等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计划全年进行商业火箭发射15次以上,并新增在轨商业卫星25颗以上。此外,北京市还将加强低空技术产业创新引领,推动延庆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