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再加速,七大数据标注基地规模创新高,带动相关产值超83亿元。同时,《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发布,计划到2027年底拉动标注产业规模达30亿元。此外,国家数据局推动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启动,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新活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徐小琼卓皙雯广州报道

  本周,我国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持续提速。3月18日至20日,数据标注基地先行先试现场会在四川召开,会上透露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的数据标注规模创历史新高,带动相关产值超过83亿元。同时,《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发布,计划到2027年底,合肥将构建11个以上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拉动标注产业规模达30亿元,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举行了2025年第一次“标准周”全体会议,会上发布了《全国数据标准化工作联合行动倡议》。据国家数据局消息,我国今年计划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涵盖多个领域,助力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1. 数据标注基地规模创新高

  3月18日至20日,数据标注基地先行先试现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提出七个基地的数据标注规模达17282TB,带动相关产值83亿元,展现了数据标注产业的强劲动力。

  南财数据点评:七个基地分别位于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河北保定和山西大同。

  2.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

  全国数标委于3月19日举行全体会议,计划今年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以支撑数据基础制度落地,促进数据资源高效利用。会上还发布了联合行动倡议,旨在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

  南财数据点评:数据标准对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引领数字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国家数据局正加速构建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3. 合肥发布数据标注产业专项规划

  近日,《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发布,明确了数据标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任务,计划到2027年底,构建11个以上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拉动标注产业规模达30亿元。

  南财数据点评:数据标注基地已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合肥市正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数据合作。

  4. 福建、湖北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

  福建省和湖北省近期分别发布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推动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

  南财数据点评:两省政策紧扣国家要求,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实践范例。

  5. 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启动

  3月18日,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在深圳前海启动,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带动数据交易额超30亿元,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新活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