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4年度)》显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在经历了持续增长后有所回落,但50-59岁年龄段成为主要群体,女性意识明显强于男性。北上广地区中青年对遗嘱规划重视,不动产占比最高,其他财产类型增长明显,反映社会财产多样化和市民财产保护意识提高。

  中青年立遗嘱人数近期有所下降。3月21日,《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4年度)》在京发布,揭示了这一趋势。

  白皮书显示,尽管从2017年至2023年,中青年立遗嘱人数持续增长,特别是202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但2024年这一数字有所回落。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会对中青年遗嘱规划的关注。

  数据显示,50-59岁年龄段成为立遗嘱的主要群体,占比高达34.65%。同时,女性立遗嘱意识明显强于男性,女性占比64.92%,远超男性的35.08%。

  地域分布上,北上广成为中青年立遗嘱的热点地区,总占比达到76.35%,显示出这些地区中青年对遗嘱规划的重视。

  婚姻状况方面,已婚人群为主,占比稳定在67%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离异人群立遗嘱比例高于老年人群,达到11.67%。

  立遗嘱的原因多样,防止财产下落不明占比最高,为18.71%。此外,中青年夫妻双方同立遗嘱的比例远低于老年群体。

  在遗嘱涉及的财产类型中,不动产占比最高,保持在97%以上,且类型多元化,包括别墅、公寓、小产权房等。同时,部分中青年即使没有不动产,也意识到订立遗嘱的重要性。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其他财产类型如收藏品、虚拟财产等增长明显,反映了社会财产的多样化和市民财产保护意识的提高。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