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城市和地区入围。此举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不同条件下的碳达峰路径。同时,绿色金融也成为重要支撑,助力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正式揭晓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城市和地区入围,此举标志着我国碳达峰行动进入新阶段。

  早在2021年10月,国务院便已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需大幅下降,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至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顺利达成。

  方案还着重强调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提出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助力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的绿色转型。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碳达峰试点工作,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作为试点,旨在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下的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此前,2023年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已公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包括张家口市、新乡、信阳等25个城市以及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