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通过提升中药质量、科技创新等手段,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传承创新并重的发展格局,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3月20日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举措旨在保障中药的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形成传承创新并重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意见》涵盖加强中药资源保护、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及配备使用、中药科技创新、强化质量监管、开放发展等多个方面,共提出21项重点内容。通过全链条策略,从源头到下游应用,确保优质中药的可持续供给。

  “《意见》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表示,该《意见》以中药质量为核心,勾勒出一幅从“供好药、造好药、制好药、用好药”的全链条发展蓝图。

  具体来看,“供好药”强调中药材全链条供应体系,“造好药”推动药物改良性创新和中药创新药开发,“制好药”提升中成药生产智能化水平,“用好药”则基于药物价值评估确保合理用药。这些策略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向现代化转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指出,《意见》针对当前中药质量问题,从全产业链多个环节进行政策部署,旨在解决产业链难点。未来,中医药产业应拥抱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在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方面,《意见》提出发展现代种业,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

  同时,《意见》强调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中药产业链强链补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段金廒表示,《意见》对中医药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布局,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服务业,挖掘中医药更大价值。

  此外,《意见》还提出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健全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提升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在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方面,开发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大模型,加强中药配备使用,完善中药标准体系。

  “随着配套措施的落实,中医药产业有望迎来更蓬勃发展,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杨洪军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