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A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会议聚焦债市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ICMA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在京举办2025年度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会议,聚焦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会上,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就债券市场情况、绿色固定收益市场、固定收益国际化进程等议题展开讨论,强调中国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的地位提升及熊猫债发行成绩。
财联社3月20日讯(记者彭科峰)3月19日,ICMA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在京举办2025年度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会议,聚焦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汇丰银行、三菱日联、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上百位代表参会。
ICMA首席执行官Bryan Pascoe表示,ICMA历史悠久,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高效、透明、有韧性的回购和债券市场。当前,中国在国际债券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增加,将带动更多人民币计价结算和高质量资产涌现。ICMA将支持与中国相关利益方合作,推广全球最佳实践,建立市场信用。
中国人民银行代表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超4.2万亿元,较7年前增长400%,已有1157家境外机构入市,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债券被纳入三大全球债券指数,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及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财联社总助刘赟主持“全球经济变化中的固定收益市场”专题讨论。中信证券债务资本市场负责人郑淳指出,绿色固定收益市场向绿色金融转向是大趋势,去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约6800亿,大行及非营机构积极参与绿债投资,助力可持续发展。
下午,中诚信国际、三菱日联证券、上海清算所、汇丰银行等专家就中国固定收益国际化进程展开讨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总监张婷婷介绍,熊猫债发行取得显著成绩,2024年境外投资者及外资银行认购比例明显上升,为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提供经验。
汇丰银行(中国)董事叶善扬表示,中国债券市场应更加包容,境外投资者信心增强。以熊猫债为例,汇丰银行2015年发行首笔熊猫债,市场担忧已消散,现普遍受欢迎。
此外,中日专家就市场诚信与标准统一议题深入交流。日本政府绿色转型协调机构总监Hideki Takada指出,绿色转型金融助力脱碳目标,政府与企业合作推动私营部门参与,通过债券发行为私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许怀志介绍,全球利率环境分化为投融资带来新机遇。中期看,全球贸易格局变革促使区域合作紧密。长期看,中国AI领域突破吸引全球投资者,美国稳定币创新法案推动监管框架建立,香港作为金融枢纽,将继续推动金融创新与合作。
会议结束环节,专家探讨金融科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认为应在道德范围内使用AI技术,美国已有相关监管要求,AI技术前景向好。
ICMA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致力于推动市场规则标准化,促进跨境协作与创新。在亚洲,ICMA深度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全球网络覆盖70国,600多家会员机构,体现全球市场对透明、高效金融生态的追求。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