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产业崛起,精品化、规模化发展势头强劲
AI导读:
微短剧产业迅速崛起,用户规模超6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爱奇艺等平台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免费和会员模式成为主流。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微短剧赛道,政策支持助力行业持续发展。
“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表演上的荣誉。”近日,在长视频平台爱奇艺举办的“荧光之夜”活动中,获得“年度短剧进取演员”荣誉的史元庭表示,35岁的他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自己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科班生!
史元庭的感慨是微短剧兴起以来腰部以下演员的心声。近年来,微短剧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文化产业。从演员到机构,从制作方到播出平台,再到上市公司和地方政府,都因此获得了显著的网络声量和发展机遇。截至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日均观看时长72分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指出,微短剧赛道需要的是心怀敬畏的追梦者,而非野蛮生长的投机者。微短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重塑了内容生态,单集时长短,叙事节奏快,制作周期短,实现全流程加速。
《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2%。微短剧不仅增加了广告库存,还提升了广告收入,爱奇艺的微剧频道已成为其第三大频道。
2024年主流平台累计上线微短剧超3.2万部,较2023年增长147%,头部作品播放量屡创新高,标志着微短剧进入精品化发展新阶段。IAA模式(免费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4年10月,市场占比已攀升至50%,成为市场增长的主力。
龚宇表示,微短剧已从“点状”投流付费模式转向免费和会员模式,创作者和投资者收益增加,推动行业精品化。目前,大量用户通过成为平台会员的方式免费观看微短剧。
上海、苏州等地的微短剧拍摄现场,从业者开始采用工业化制作标准,前期剧本沟通充分,现场拍摄专业,后期制作高效。短剧精品化正在逐步实现从情绪宣泄、情感共鸣到情怀共振的蝶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强调,微短剧创作要“爽”而有度,接地气,不能悬浮,要回归生活、回归艺术本身。龚宇认为,要提升作品审美品位和价值内涵,利用科技创新提高制作水平。
长信传媒创始人郭靖宇表示,短剧适合讲故事,IP需要精心培育。未来短剧将以长效IP和系列化作品为主,以“季”分隔,组成长故事,持久陪伴用户。
拍摄古装短剧的导演姚敏认为,竖屏微剧的叙事特征由手机塑造,创作者需结合手机载体特质创作。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数媒也形成了精品短剧方法论,多部作品入选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表示,精品短剧应雅俗共赏,既有正向情绪价值,又有经典故事价值,能引发社会话题共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认为,要破解精品稀缺问题,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短剧已成为影视、文化类上市公司发力重点。柠萌影视短剧业务毛利率达45%,计划每年推出200部短剧。B站推出“曦光计划”,支持微短剧发展。中文在线旗下短剧平台Sereal+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AI技术提升创作效率。
华谊兄弟、中广天择、欢瑞世纪等公司也纷纷布局微短剧赛道。江苏、浙江、陕西、上海等地出台政策支持微短剧行业发展,上海设立5000万元扶持资金,推出微短剧“繁花”计划2.0,推动微短剧与千行百业交融交汇。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