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中未盈利资产评估难点剖析
AI导读:
本文深入剖析了并购重组中未盈利资产评估的难点及原因,包括增值率、协同效应的判断及评估分析披露等问题,并结合未盈利资产特征及上市公司并购的商业逻辑,提出了应对思路。
未盈利资产评估难题,关键在于评估值合理性判断。评估难点主要包括:正确看待增值率、协同效应及评估分析披露与沟通。并购逻辑下,未盈利资产分为三类:高研发投入期、规模效应未达、行业周期性导致。监管部门和资产评估协会在规范评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在并购重组中,上市公司拟收购的未盈利资产因类型不同,评估重点各异。高研发投入型企业需关注技术路径、未来市场潜力等;规模效应未达企业则需看重产能、市场容量等因素;行业周期性导致的未盈利则需结合行业周期规律分析。监管部门应细化信息披露规则,资产评估协会应加强评估研究,提升评估科学性。
并购重组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路径,对未盈利资产评估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评估方法如收益法、市场法、资产基础法在未盈利资产评估中存在适用性问题。因此,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和完善现有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做好评估分析的披露和沟通,也是提升评估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深入剖析了并购重组中未盈利资产评估的难点及原因,并结合未盈利资产特征及上市公司并购的商业逻辑,提出了应对思路。随着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产业,未盈利资产在并购中的占比有望继续提升,科学、合理的评估将更加重要。
近年来,全球并购重组市场活跃,未盈利资产估值路径问题成为项目推进的一大难点。在科技创新加速的大环境下,未盈利资产越来越多地被纳入并购范畴。监管部门和资产评估协会的政策举措将为未盈利资产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蒋骁系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佳妮系金证(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