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一带一路成果亮眼
AI导读:
2025年1月至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9.1%,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增长17.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预示未来强劲势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3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了今年1月至2月的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表现尤为亮眼。
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为183.4亿美元,同比下降5.6%,但新签合同额却高达3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也分别实现了150.6亿美元和309.2亿美元的成绩,同比分别增长-5.2%和33.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表示,1月至2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亮点突出”的态势。特别是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大幅增长,预示着未来我国对外工程合作的强劲发展势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成果尤为显著,不仅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速大幅领先,而且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占比近九成,这凸显了我国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
陈建伟强调,面对复杂的海外法律环境和金融风险,完善的法律服务和金融支持是降低投资风险的关键。同时,高效的物流体系也是保障海外项目顺利运行的基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强化海外综合服务,是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强化海外综合服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海外环境,保障其合法权益,提升其抗风险能力。为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强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陈建伟还提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意味着我国正在探索一种可持续、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未来,还需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实现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