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在京发布,全面审视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现状与趋势。国家能源局提出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两会期间,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成为热议焦点,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技术将趋于成熟,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

3月20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携手30余家氢能产业领军企业及科研院校,联合发布了《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简称《报告》)。《报告》全面审视了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聚焦于氢能“制储输用”四大环节,从技术现状、技术路线对比、核心技术与装备水平、国内外技术对比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基于全球氢能技术前沿与我国产业发展需求的科学建议。

国家能源局2月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探索风电光伏基地与相关产业集成式发展新模式,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建设全国氢能信息平台,探索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并促进各地氢能管理机制的完善。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据氢能促进会统计,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围绕氢能多元化低成本供给、多品类能源耦合利用、绿氢替代、绿色能源基地建设、氢能高速建设、融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能源需求持续攀升,氢能发展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破解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

《报告》指出,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取得不断突破,国产化产品和装备加速涌现。氢能产业布局已从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本降低,拓展至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应用规模扩大,技术研究也从系统及整机制造向核心材料研发和基础研究深入。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工程化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期,关键技术和工艺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报告》还强调,扩大氢能应用规模,特别是绿氢在各领域的应用,激活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自主技术与国产产品竞争力,将是我国氢能全产业链技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技术将趋于成熟,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国产产品竞争力增强,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中国电解槽、燃料电池等产品将在国际市场占据显著地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