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累计投放1048亿元贷款支持春耕备耕,包括化肥储备、农资供应、耕地质量提升等,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新华财经北京3月20日电(王菁)奋蹄赶春耕,农忙正当时。春耕备耕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对一年收成至关重要。从良种繁育、化肥农药供应,到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等耕地提质增效环节,均亟需资金及时、有效支持。

  面对“需求广、时间紧”的局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作为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市场化发债、信贷投放等优势,串联资金供需两端及中介机构,以金融力量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解燃眉之急”——金融工具及时有效服务区域实体

  化肥被誉为作物“粮食”,对作物产量贡献超50%,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当前,各地进入用肥旺季,化肥企业正全力生产,保障春耕。2025年初,农发行临沂市分行向复合肥生产商施可丰化工发放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其原料采购压力,实现“降本增效”。

  施可丰化工总裁解若君回忆道:“从贷款申请到发放仅用7天,让我们得以在价格上涨前购入原材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农发行得知公司春节前需要大量资金采购原材料后,主动对接,实地考察评估,并申请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公司燃眉之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金融支持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农药除草剂厂家也有相似经历。据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茂贵介绍,公司与农发行合作以低息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从2012年5000万到2024年7650万,累计获资金9.655亿元。

  张茂贵表示:“贷款到期前4个月启动续贷,每年贷款到期前完成审批,农发行真正做到‘无缝衔接’,确保公司生产经营不断档。”公司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备足3万吨、价值9亿元绿色除草剂,支持农户春耕。

  新华财经从农发行获悉,截至2月26日,农发行累计投放1048亿元贷款支持春耕备耕,包括化肥储备、农资供应、耕地质量提升、现代农业科技项目等。具体投向为:化肥储备贷款67亿元,支持化肥储备;农地类贷款773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等项目;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208亿元,支持种子、化肥供应及农机装备、智慧农业项目。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数据显示,该行已发放春耕生产相关贷款44.6亿元,其中农资贷款4.2亿元,耕地流转、治理与保护贷款40.4亿元。同时,农发行山东分行已筹措夏粮收购信贷资金,对粮食信贷业务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提前调查、审批,拓宽粮食收购渠道,解决农民售粮问题。

  资金活水流向“最后一公里”。解若君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使用信贷资金,确保用于原料采购、服务春耕,最大化资金效用。近期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鼓舞人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更有信心确保化肥生产高质高效。” 山东临沂施可丰化工工厂内景受访者供图

  “汇市场之力”——公开发债筹资积极效应辐射广泛

  金融机构持续履行“国之大者”使命,助力春耕,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为金融支持实体明确路径。

  2025年2月19日,农发行公开发行128亿元2025年首单1年期支持春耕备耕主题金融债券,发行利率1.4343%,认购倍率3.12倍,受到一级市场机构热捧,中金公司提供承销支持。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吕宏品称:“近年来累计支持发行春耕备耕主题债券218亿元,精准投向关键领域,解决资金周转难题,中金公司在春耕备耕债券承销规模领域蝉联第一。”

  金融市场“小环节”发挥支持粮食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大作用”。吕宏品表示:“引入内蒙古、黑龙江、湖南等多地区域性金融机构参与,将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结合,支持农资供应链和智慧农业项目,形成‘金融支农网络’。”

  蒙商银行参与市场化发行,副行长王儒表示:“政策性银行低成本资金优势、券商资本市场专业能力与蒙商银行本地化服务网络互补。依托农发行政策导向和中金公司发行能力,高效匹配投资需求,实现市场化与政策性的结合。”

  王儒认为:“通过主动认购政策性主题债,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关注‘三农’领域,形成资金集聚效应,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部署,以市场化方式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对于“金融服务农业”布局,王儒分享了蒙商银行“三个平台”建设理念:政策对接平台、信息共享平台、风险共担平台。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随着大地春耕图徐徐展开,政策性金融力量服务实体也将继续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