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反式脂肪酸规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提出加强反式脂肪酸管理符合健康中国战略,建议明确标签标识、严格限量标准、逐步禁止使用,并强化公众健康教育,提升检测技术能力。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3月19日,新京报记者获悉,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牵头主办的“推动反式脂肪酸规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数十位来自实务部门、科研机构及政策制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反式脂肪酸规制问题。

  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多源自部分氢化植物油,广泛存在于油炸制品和预包装食品中,过量摄入将严重威胁公民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促进炎症反应,甚至影响脑容量和记忆力。2018年,世卫组织呼吁全球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并提出全面禁止部分氢化植物油、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最佳实践措施。目前,全球已有66个国家采取相关措施,覆盖超过半数世界人口,为我国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指出,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存在术语混杂、标注混乱、不准确等问题,如部分使用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的配料表未标示反式脂肪酸,计量单位不统一,导致消费者难以理解。此外,国家标准规定反式脂肪酸标注阈值不超过0.3克/100克,标注为“0”的食品可能仍含少量反式脂肪酸,误导消费者。

  为实现中国消除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目标,研究团队制定了《中国反式脂肪酸禁止政策推动蓝图》,规划了五年政策推进计划,包括三阶段实施策略和明确时间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加强反式脂肪酸管理符合“健康中国战略”,有助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但当前面临公众健康认知不足、法律强制力弱、检测监管成本高等挑战。建议采取明确标签标识、严格限量标准、逐步禁止使用的治理蓝图,强化公众健康教育,提升检测技术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立法,通过多方协同推动中国消除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进程。

  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斌强调,反式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规制反式脂肪酸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未来,该中心将继续联合各方力量,推动反式脂肪酸规制,助力中国实现消除工业生产反式脂肪酸摄入目标。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