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东莞开启“城市级大模型中心”新模式,旨在通过AI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示范应用场景,成为“人工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高地。

  在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赛道上,东莞正以“城市级大模型中心”的新模式,开启中国制造之城的AI新叙事。这一举措将为中国制造产业集群的进化之路提供新的样本。

  3月19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开服,旨在2025年打造50个以上“AI+”先进示范应用场景,力争到2027年打造135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这一中心将成为东莞AI算力产业和制造产业交汇的一个重要引擎。

  在AI浪潮下,东莞因地制宜率先出招,上线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该中心搭载上线部署三大基础大模型、两大制造行业大模型,将服务东莞市企业及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技术支持上采用了华为云的软硬件基础底座。

  这也和东莞制定的城市发展策略一脉相承。今年2月,东莞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各行各业纷纷借助人工智能实现AI数智升级。制造业作为东莞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东莞拥有颇为完善的制造产业链,正从传统的“制造之都”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转型。当前生成式AI的技术突破,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驱动力和新机遇。

  于是,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使用东莞市华为云数据中心机房提供普惠的云化AI算力,支持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及Deepseek系列等业内主流的开源大模型部署。通过三大基础模型及制造知识和制造视觉行业大模型,覆盖通用和行业专业知识,在工业质检、专业知识问答等场景中均有超10%的效果提升。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造企业需要迅速响应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通过预测大模型与天筹求解器的智能建模能力,企业可以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快速找到最优解,提升生产和供应链的计划能力。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企业模型开发的门槛,还大幅缩短了应用开发周期,模型开发周期缩短90%,模型调用成本降低25%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

  在华为云城市峰会上,华为云计算副总裁洪方明表示,东莞的智能化升级之路,成功创造了“东莞速度和东莞模式”。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的正式开服,标志着东莞在“人工智能+制造”领域已占据战略高地。

  未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将覆盖制造、政务、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产业生态。目前,该中心已经开始为企业提供AI底层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